close

[房地王/吳正治報導]


日前主計處公布了國人每人平均居住空間高達13.5坪,打破一般民眾認知「居住空間不足」的印象,當下許多房地產業者就認為,這是因為居住空間也把「公共 設施」的面積也算進去,才會讓民眾誤認居住的坪數不小。事實上,公共設施面積占購買坪數的比例(俗稱「公設比」)越大,對民眾越不利,台灣的房市建案一向 有虛坪過高的疑慮,所以購屋前還是應該先弄清楚公共設施面積的問題。



▲社區公共設施越多,公設面積就越大。


王先生是賺錢有限,凡事非得精打細算不可的上班族,即然得知「公設比越大,對民眾越不利」的購屋撇步,當場就跟預售建案的接待小姐說:「我可不可以只買房子的坪數,不要買任何公共設施面積?」

機電公設有其必要性

答案當然是「不可以」!所謂社區或住宅大樓的「公共設施」是泛指社區交誼廳、健身房等休閒空間以及電梯、樓梯間、變電、水壓設備等占用的面積,或許王先生可以做到「不去使用交誼廳、健身房」,但是卻絕對無法不去使用社區的電梯、樓梯、變電、水壓等設備。



▲大樓的逃生空間也屬於公設坪數的一部分。


所以買房子的時候,房屋所有權狀裡面的購買坪數一定會有部分面積是公共設施的面積,而這些公設面積不能拿來私人居住使用,卻絕對不能沒有它,因此也有人稱 之為「虛坪」,虛坪占房屋權狀坪數的比例就是「公設比」。不過,可別小看這「公設比」,如果買到公設比太大的房子,直接的損失就是讓你的荷包大失血。


以同樣是40坪、每坪30萬元的房子為例,預售大樓甲案的公設比是40%,等於有16坪(40坪乘40%=16坪)居住不到,換算金額大約是480萬元(16坪乘30萬元)白白花費掉了。



▲住宅大樓的電梯越多,住戶要分擔的公共空間也越多。


預售大樓乙案的公設比只有20%,等於有8坪(40坪乘20%=8坪)居住不到,換算金額大約只有240萬元(8坪乘30萬元)浪費掉而已,比起前面提到 的預售大樓甲案,可以省下240萬元(480萬元減240萬元)公設比的花費,如果以現在的房屋貸款年息2%計算,每個月大概可以省下1.6萬元的房貸支 出,可見找個「低公設比」的房子有多麼重要。


不同公設比的虛坪費用比較

房地王整理


問題是台灣各地的建商以前都只是蓋「堅固、耐用」的房子,但是現在民眾的消費意識抬頭、更加注重居住品味及環境設施,使得現在從南到北的建商所蓋的房子,不僅加強了住宅外觀的裝飾,更加倍著重社區花草園藝、休閒設施的規劃,而讓建案的公設比例降不下來。

挑公設比30%以下房子

那麼多少比例的「公設比」算得上太高,民眾應該要避免購買?10多年以前,建商大多推出單純的住宅大樓,所以25%以上的公設比就算是太高了。但是 現在規劃太單調、沒有特色的住宅大樓或透天社區,民眾反而不買,再加上部分建築法規的修正之後,現在房地業界普遍認為公設比如果超過33%才算是太高。民 眾看屋時,可以直接詢問建案的服務人員公設比的數字。



▲透天住宅的公設比幾乎為零。


俗話說:「一分錢,一分貨。」想要買公共設施多,居住環境高雅不凡的房子,當然就要有多付出口袋裡鈔票的心理準備,但是否真的能夠物超所值,就要看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了。




新聞提供:房地王-新屋在地網 http://housetube.tw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的頭像
    房地王新屋在地網

    新屋新成屋預售屋資訊找房達人-房地王

    房地王新屋在地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